《热河日记》成书于1784年股票配资官网平台,是朝鲜文学家朴趾源随同使节团赴中国的所见所闻。书中提到的时间为崇祯百五十六年,开篇便引出了图中所示的内容。我一向坚持一个看法:如果明朝没有灭亡,朝鲜将来肯定会成为中国的一部分,这一点从本书的内容中便可窥见一斑,反映出当时朝鲜文人阶层发自内心的思想与情感。朴趾源的观点并非个体的孤例,自明朝覆灭以来,朝鲜仍然持续使用崇祯年号逾两百年,这也显露出当时大多数朝鲜民众的思想观念。
在书中,朴趾源写道“毅宗烈皇帝殉社稷”,随后提到“清人入主中国,而先王之制度变而为胡”,进一步交代了朝鲜自成一国的原因,称其是为了“环东土数千里划江而为国,独守先王之制度,是明,明室犹存于鸭水以东也”。这样看来,他们认为明朝灭亡后,明朝仍在朝鲜保留一丝延续,而书中接着说“虽力不足以攘除戎狄,肃清中原,以光复先王之旧,然皆能尊崇祯以存中国也”,可见崇祯皇帝在朝鲜人的心中依旧是被尊崇的国王,明朝的传统在他们心中仍然活着。
展开剩余65%此外,在前言的尾部,朴趾源毫不掩饰,甚至带着自豪地写下了:“崇祯百五十六年,癸卯,洌上外史题”。书中所述的内容,显然是当时生活在满清统治下的人民难以直言的。在满清上台后,那些官员几乎完全失去了礼义,酗酒、酣睡的场景竟然出现在供奉先贤的祭坛之上,真是一种奇葩的景象。而礼仪与廉耻也紧密相连,很多人都称西藏是满清的一部分,而在乾隆眼中,他们却自认为位于班禅之下,这使得朝鲜使臣们感到气愤,因为语言障碍,他们甚至大声质问:“大明时岂有是哉?”
上图是讨论与班禅见面礼仪的关键时刻,军机大臣当时说:“皇上也叩头”,的确让书的作者感到困惑,问道:“为何要向番僧施以礼?”而在实际见面时才意识到,军机大臣的地位竟然低于喇嘛。下图是这令人震惊的场景。是的!这就是被很多影视剧洗脑而误认为目中无人的乾隆帝,真是讽刺的现实。
随后的书中记载让人叹息不已,原来文字狱的影响不仅波及汉人,即使是满人也遭受严厉的限制,当时无论写下什么文字都可能被焚毁,一片纸屑不得留存,这无疑展现了高压政策下人人自危的氛围!这两张图可以结合在一起欣赏,若把这两段文字单独命名,或许可以称之为“乾隆的白色恐怖统治”。
后面的内容还有很多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载阅读。我已阅读了一半原文,感到有些晦涩,于是找来翻译和分析版本进行辅助理解。谈到西藏,满清的礼仪让朝鲜人无不惊诧,纷纷吐槽:“大明时岂有是哉?”明朝时期,朝鲜对西藏实行征兵征税政策,重用“多封众建”,确保终明一朝没有任何活佛能凌驾于皇帝之上,而到了满清时期,皇帝竟然要跪拜活佛,军机大臣更是沦落到位列喇嘛之下,如此奇观实属五千年历史中的一大反转。仍然有人主张明朝对西藏的控制不如满清,这些人还是该多读读历史,而非活在电视剧的虚构之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