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风“竹节草”将至,80岁阿婆家中摔倒,120送医后,居委干部还要操心几件事…
“小陈,我爱人刚才摔倒了爬不起来,你现在方便上门来看看吗?”“好的阿公,不要急,我们马上就来。”
7月29日上午10时,长宁区北新泾街道新泾八村社区干部陈殷雯接到居民来电,一位80多岁的居民阿婆在家不慎摔倒。在大风大雨来临前,小陈和社区民警为老人联系了120急救送医,还马不停蹄地冒着风雨开始为居民张罗后续的居家康复、保险对接等事宜。
对很多社区干部来说,为居民解决突发状况是义不容辞的分内事;而在台风过境的特殊天气下,为居民守住生活的一方安宁,社区干部们则要付出更多心力,同时也需要科学高效的机制支撑。
北新泾街道聚焦特殊困难老年群体,在暴风雨中构建起“线上+线下”的立体关怀网络。通过组织社区块长、志愿者电话问候与上门探访相结合的方式,清晰掌握每位老人的生活状况,为老人延后上门助浴、非必要外出就医陪同等外出服务,让社区长者尤其是独居老人安心度过台风天,确保生活一切如常。
老人摔倒后,居委干部操心的几件事
“打电话来的老先生和他太太都80多岁了,两人均患癌症,老先生腿脚不便,出行需要助步器,所以第一时间想到打给我们求助。”陈殷雯告诉记者,7月29日上午,她和社区民警上门后,看到阿婆躺在床边,意识清醒但手脚都有些疼痛。
“我们不敢直接扶老人,想请120来为老人做检查,没想到阿婆一开始客气推辞,但我们考虑到80多岁的高龄老人摔倒后,很容易伤及骨头或头部,因此打电话给老人的儿子,请他说服母亲。”好在,老人很快同意请120上门送医。当急救人员上门为老人初查时,距离老先生打电话求助过了不到半小时。
老人的儿子到同仁医院与母亲会合,但陈殷雯还有一项重要工作要完成——安抚留守在家、出行不便的老先生。
“一方面,老先生看到爱人突然倒地,多少受到惊吓,需要安抚;另一方面,台风‘竹节草’马上要来了,老人的家人都不在家,怎么吃饭、有无需要帮助,我们都要提前摸清并记下。”
7月29日下午4时,陈殷雯联系老人儿子后得知,阿婆身体左侧肋骨等两处存在轻微骨裂,但情况已经平稳。
“我们又‘提前啰嗦’了一下,向她儿子普及了长宁区为社区老人提供的‘银发无忧’保障,在就医时及时领取各项检查的报告,出院后就可提交保险理赔资料……夏天时常遇到高温或台风暴雨天气,这样能省去很多二次奔波医院的困扰。”
15人团队保障289份老年餐
老人出院回到社区,“如何吃饭”也是社区干部们主动“操心”的事。
位于北渔路84号的北新泾街道社区长者食堂,不仅提供一日三餐,还为整个街道15个居民区的社区长者提供老年助餐和送餐服务。
7月30日,一大早上海就因台风“竹节草”而狂风暴雨大作。但早上6时,北渔路84号已经灯火通明,9位大厨和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处理食材,为老人们新鲜烹制当天的午餐。
上午9时45分,6位“饿了么”配送小哥整装待发,出发前去送餐;10时50分,最后一名骑手完成配送,当天中午全部289份老年助餐均热腾腾地送到了居民手中。
上海夕悦老年颐养服务中心运营总监、盛勤琴介绍,北新泾街道的老年助餐为17元一份(含配送费),分A、B两类套餐,均为一大荤、一小荤、一素加一份米饭,菜量对胃口偏小的老人来说甚至够吃两餐。7月30日中午的菜单包括青豆玉米炒虾仁、番茄炒蛋、豆汁百叶包、油麦菜、杭白菜、素鸡等,均为鲜香软嫩的口感。
为保障台风天正常送餐,食堂工作人员在7月29日晚就提前完成了所有餐具的保洁和消毒,提前备好土豆等可存放的蔬菜;提前为餐车披上防护雨具,以防车头进水受潮,发生故障影响送餐。
“台风天气特殊,送餐时行车视线和速度都会受限,我们不仅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岗备餐,送餐时的装箱流程也加快,还增配了3名备岗人员,随时替换遇到情况的骑手,确保每一份午餐都准时送到老人手中。”盛勤琴说。
提前制定为老服务防台应急预案
记者从北新泾街道获悉,“竹节草”登陆上海前,街道已提前启动社区长者走访,为老服务团队联络员积极下沉居民区,以独居、高龄、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体为重点,开展上门安全检查。同时,向老人详细询问家中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,提醒老人提前备好手电筒、饮用水、常用药品等,并告知台风期间尽量减少外出,如需帮助可随时联系街道联络员或居委工作人员。
对于确有紧急照护需求的老人,北新泾街道协调养老机构与社区医护人员组了建应急照护小组,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。餐饮保障方面,优化送餐流程,为送餐人员配备雨衣、防滑鞋、应急灯等防护装备,并根据实时天气与路况灵活规划配送路线,避开低洼积水、树木易倒伏等危险区域,必要时联系社区安排人员在危险路段接驳送餐;建立用餐跟踪机制,对未按时用餐的老人及时联系家属或社区干部上门查看,确保餐饮供应不断档。
新泾八村1850位居民中,现有老人700余名,老年居民占比达40%以上,其中独居老人超过60人。
陈殷雯告诉记者,7月29日台风外围雨水到来前,社区各块长已完成所有60余户独居老人的上门走访,了解老人的用餐、就医、配药和出行需求。对养花养草的老人,社区干部还为其搬离摆放在窗台、阳台等区域的花盆,以防坠物
北新泾街道还为独居老人在家中提前安装了远程感应仪器。一旦老人在家发生滑倒、晕厥等意外,社区干部都能尽快收到后台预警,上门查看情况。
“我们一直叮嘱老人,不仅要存居委干部的电话,还要在家坚持随身携带手机,这样万一跌倒或感觉不适,能第一时间联系我们。”陈殷雯说,街道已通过社区微课堂等形式,教授每一位独居老人使用智能手机。
北新泾街道还不断完善为老服务防台应急预案股票配资官网平台,明确台风预警发布、人员转移、物资调配等各环节的责任主体与操作流程,实现“按需储备、适度超前”。台风期间,街道各为老服务场所均储备了足量饮用水、方便食品、常用药品及急救包等物资。街道还组建由社区工作者、医护人员、志愿者等组成的应急服务队伍,明确信息联络、物资配送、老人转移、医疗救护等具体分工,为辖区老年人筑牢台风防御的安全屏障。
众和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